7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树专业研究生实践团赴湖北正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洪山菜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积极响应湖北省“乡村振兴荆楚行”号召,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为指引,聚焦洪山菜薹品牌建设与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深入推动果树学科前沿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
实践团队成员与公司董事长郑清华就洪山菜薹全产业链现状展开深入讨论。董事长郑清华系统解析从种苗繁育、田间管理到采后保鲜与市场销售各环节存在的瓶颈,尤其指出“保鲜期短、季节性供应”为当前最大产业痛点。队员们结合果树采后生物学、冷链物流及栽培生理等专业知识,提出多项技术建议,现场产学研思维的深度碰撞,交流气氛热烈。
实践团队在董事长郑清华的陪同下,来到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与交流。基地内温室大棚整齐连片,绿意盎然,瓜蔓垂挂、果实饱满,展现出标准化农业管理模式下的高效生产景象。郑清华董事长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该基地积极引种优质瓜果品种,不仅旨在丰富市场供应品类,更致力于探索洪山菜薹与瓜类作物的轮作栽培及生态共生技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他还特别指出,园区正在逐步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环境实时监测终端等现代农业科技手段,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洪山菜薹生产的精细化水平和周年化供应能力,为本地特色蔬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此次观摩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认识,也展现了企业在推动农业创新与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
郑董事长鼓励同学们以“创新务农、科技兴农”的视角看待现代农作物生产,将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并再次强调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在提升农业质量与效益中的核心作用。队长成家俊表示:“作为果树专业学子,他们深知科技兴农的责任。洪山菜薹不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张文化名片。他们将持续聚焦采后保鲜与品质调控,为千年贡菜注入科技活力。”
本次实践为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系列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果树学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理念,展现了华中农大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使命担当。
文字|张琪 成家俊
摄影|正苒农业提供
审核|湖北省农科院 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