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乡村双守护:暖“夕阳”和助“朝阳”
一、汇聚广陵之力,搭建关爱之桥,浇灌祖国花朵
为了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切实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济梦队”深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夏庄村开展了“浇灌祖国花朵”活动。助力儿童的青春在村中开花结果!
此次活动主要聚焦手工兴趣,思想引领,素质教育拓展,物资帮助。在手工兴趣和知识拓展中,志愿者以PPT授课为主,实践和游戏互动相辅相成,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手工的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小朋友积极踊跃,课堂上欢声笑语,完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除此之外,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纪念馆,对思想进一步引领。同时,邂逅历史,传承文明,在观察中感知历史的神奇与魅力,在认知中体会劳动精神和传统美德,在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也发现了小朋友们关于思想美德知识的缺少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与其可触及的情景,耐心的进行讲解。
“这次活动让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夏庄村的小朋友们在观察中感知手工与历史的神奇与魅力,在认知中体会劳动精神和传统美德。也看到了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夏庄村儿童们对历史与艺术的渴望和热情,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机会,开启他们通向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未来道路上有更广阔,更正确的选择。”团队负责人鲁加瑜总结道。
二、以实践践初心,用温暖护夕阳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济梦队”深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夏庄村为村民服务,创建美好家园。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弘扬爱护环境的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和谐氛围,实践成员开始了清扫社区垃圾的活动。在清扫垃圾的过程中,老人与实践成员亲切的交流,成员们也渐渐的了解了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
实践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成员捡拾垃圾,有的成员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了分类存放,同时将乱堆乱放的物品整理归位,还有的成员为社区的树木浇了水,让整个社区看起来焕然一新,生机盎然。结束后,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与老人聊着天,累并快乐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事故频发,给村里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有效预防事故,实践成员进行了检查社区灭火器的活动。检查前实践成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向有关专业人士进行了询问,了解了检查灭火器的步骤。
实践成员依次检查灭火器,实践成员首先看压力表,指针在绿色的区域为有效压力,压力值是1.2-1.4之间的为标准压力值。如果太低,就不能正确使用;如果太高,就有爆裂的危险。其次检查铅封是否完好。检查喷嘴是否完好,若有破损及时更换。检查软管是否完好。检查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在检查过程中,实践成员发现一些灭火器都不符合标准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上报,为社区减少了隐患。同时实践成员还向居民普及了相关知识并通过有趣故事向村民说明了不合格灭火器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实践成员呼吁村民要时常检查检查灭火器,以保证安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过这次实践,实践成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身的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提高了对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实践队员与村民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同时有助于培养和增强新时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主学、团队合作、处理问题和沟通能力的机会。”实践成员李孟容总结道。
三、总结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形式,是传递爱心的过程。对于被服务对象而言,是感受社会关怀的机会;对社会而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我得到提高和完善,个人价值得到认同。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因为“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帮需要的人,做有爱心的事,服务社会,传递温暖,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我们是徐徐升起的朝阳,是连接你我他的纽带桥梁,共同在志愿服务中汇成爱的汪洋,对有需要的人伸手。我意识到了奉献带来的快乐。在未来,我们应当帮助更多的人,持续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让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初心,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彰显理想信念,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青年。
我们始终相信,青松虽落于岩键,播于贫瘠,却以风霜雨露为食,以日月光华为料,以径寸之根长出遮盖百尺之势 。希望我们“青松”的支持与助力能够浇筑“青苗”成长,为构建美好未来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