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AI慧教,数智领航 :探索非遗文化,追寻脸谱记忆

    发布时间:2025-09-11     阅读
    来源:刘思睿、候希锦

  在光影流转的舞台上,一张张色彩鲜明的脸谱总能瞬间抓住视线。这些浓墨重彩的面部艺术背后,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密码。近期,数计学院“AI 慧教,数智领航”先锋实践团在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同力村顺利开启系列课程第十七讲——“探索非遗文化 追寻脸谱记忆”,课程由实践团成员刘思睿主讲。

  课堂伊始,同学们便跟随讲解走进了脸谱的历史长河。这项独特的艺术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演化而来。其起源可追溯至远古部落的图腾绘画,那时的人们通过面部彩绘实现与神灵的沟通,兼具祭祀与驱邪的双重功能。

  随着时代发展,脸谱与宗教文化逐渐融合。汉代佛教传入后,它与寺庙壁画中的金刚力士形象相结合,慢慢形成了固定的色彩符号体系 —— 比如红色象征忠勇,这种符号化的表达成为宗教法事中的重要视觉语言。

到了唐宋时期,脸谱走进了民间节庆的舞台。社火表演中,夸张的脸部彩绘不仅为人们带来娱乐,更承载着祈求丰收、镇宅辟邪的民俗心理,这些实践为后世戏曲脸谱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图腾崇拜到宗教载体,再到民间娱乐,脸谱的每一步演变都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屏幕上展示的一张张脸谱图片,揭开了 “红忠白奸黑刚直” 的色彩奥秘。视频片段中,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划分通过脸谱造型清晰呈现。净角大花脸如尉迟恭、窦尔敦,全脸彩绘与立体勾脸技法在镜头下格外鲜明;旦角如崔莺莺等女性角色,淡粉、浅青等柔色调在屏幕上尽显温柔;丑角的“豆腐块”集中于鼻梁区域,配合下垂眉形形成喜剧效果,保留大部分肤色增强了亲和力;诸葛亮等老生角色的脸谱则略施淡妆,眉间皱纹等细节刻画着年龄感。

  随着视频讲解结束,刘思睿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先后询问红色脸谱的代表人物、白色脸谱的象征意义及净角与丑角脸谱在造型上的明显区别。同学们积极回应,准确答出关羽是红色脸谱的代表、白色脸谱象征奸诈阴险且以曹操为例,还指出净角全脸彩绘、丑角鼻梁有 “豆腐块” 造型这一显著差异,互动过程条理清晰,巩固了对脸谱知识的理解。

  从历史渊源到艺术特征,这堂脸谱文化课通过丰富的知识讲解与生动的视频图文演示,让同学们读懂了脸谱里的文化密码。当色彩、图案与造型共同交织,一张张脸谱便成了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传承。

责编:周云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